本所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本所动态 >

水稻协同创新联盟科技助力“稻虾”产业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作者:成果处发布时间:2018-09-30

  9月26日,我所会同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潜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暨稻虾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我所所长程式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书记刘晓洪,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肖长惜,潜江市委副书记舒敏、副市长严义高,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文学等相关领导到会指导。中国农科院相关部门和研究所,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福建、重庆等省(市)农业科研院校和种子、农技推广部门、种业企业,以及我所相关学科专家、部门负责人等150多名代表参会。

  简短的开幕式上,潜江市委副书记舒敏首先代表潜江市对本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水稻绿色协同创新联盟推进潜江稻虾共作产业发展表示感谢。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肖长惜对出席本次联盟现场会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简要地介绍了湖北虾稻产业发展的历程,指出虾-稻产业双轮驱动,是湖北乃至中国粮食稳定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典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书记刘晓洪肯定了水稻协同创新联盟在推动湖北水稻产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并希望联盟结合湖北农业特点和优势,继续深度推进水稻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进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推广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水稻产业安全稳定和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讨交流期间,我所方福平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水稻产业发展的绿色趋势”的报告,湖北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代表联盟做了潜江示范工作汇报,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龙、江西红一优粮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博、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庆云分别介绍了优质虾稻品种“桃优香占”、“万象优111”和“鄂香2号”及其推广模式。

  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我所所长程式华做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现场会举办得很成功,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的意义就是要通过建立高效水稻生产技术协同攻关网络,着力推动解决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难题,加快推进水稻产业由高产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创新新动力,为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程式华所长强调,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优质、绿色、高效已经成为市场的最大需求。农民迫切需要优质多抗的品种、精简化的栽培、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少打农药少施化肥的绿色栽培技术以及稻米加工产业链的全产业链提升,来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因此,要通过联盟协同攻关,运用联盟一体化的手段,综合解决水稻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要强化水稻科技创新与科技支撑作用,着力攻克区域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升水稻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加强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结合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应用,因地制宜,大力研发并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二要集成不同主产区、不同规模的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以优质水稻品种为载体,以良种良法配套为主线,通过关键技术链式创新、核心技术整合优化、综合技术配套集成,将区域化适宜品种筛选与现代化轻简绿色栽培技术和新型种植模式研究相结合,探索和集成不同主栽区、不同生态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最优解决方案;三要以实现“产业振兴”为目标,集中联盟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稻田混养共作模式研发与推广,以高质量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以虾稻、稻鳖、稻鸭等稻田混养共作为核心,以肥水高效利用、绿色生态防控为特征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模式,将传统水稻种植与经济水产养殖相集合,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四要加快高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建立示范展示基地,发挥联盟独特优势和作用,通过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加大成果落地生根的力度,加快开花结果的速度。最后,程式华所长希望水稻协同创新联盟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联盟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构建出更加有效、更具特色和更有影响的绿色增产增效创新模式,为中国水稻产业撑起一片蓝天,形成支撑现代水稻产业发展的标杆。

  会议期间,代表们冒雨考察了潜江市龙湾镇和渔洋镇稻虾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现场。据介绍,示范基地以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作为突破口,开展了稻虾共作模式下高档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筛选展示、虾稻模式下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虾稻模式下水稻氮肥减量精准施用技术研究、虾稻模式下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虾稻绿色增效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内容的研究,形成的稻虾模式的升级版—“四水农业”模式,做到了“一水多用,一地多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18年,基地优质稻平均亩产500公斤、高规格商品虾150公斤,亩产值10000元,亩纯收入7000元。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