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科技日报:我国早稻超级稻研究再破瓶颈“中早22”亩产超600公斤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06-07-18

  科技日报杭州7月16日电 7月1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浦江县黄宅镇六联村和诸暨市王家井镇会议桥村召开的“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机插和抛秧示范现场考察评议会”上传出喜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选育的超级常规早稻“中早22”在浦江县、诸暨市试种获得大面积丰收。经测产,浦江县六联村115亩示范方和诸暨市王家井镇会议桥村示范方理论亩产达到621.8公斤和703.92公斤,大面积种植亩产可超过500公斤。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2006年4月被农业部认定为我国首个超级常规早稻品种。该品种去年在浙南的江山县示范获得成功,年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百亩示范平均亩产617.7公斤,最高亩产693.7公斤,创造了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早稻产量最高纪录,引起轰动,各地农业部门和种粮大户纷纷要求引种试种。

  在浙南能大面积获得超高产,在浙江中部地区会怎样?浦江县种粮大户黄一声今年种植了115亩。在现场会上,他介绍,“中早22”植株高但抗倒性特别强,今年的“碧利斯”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中早22”抽穗迟,但灌浆速度快,对生育期没有影响。今年种“中早22”增产是肯定的。

  参加现场考察评议会的专家认为:“中早22”长势稳健平衡,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增产潜力大。通过机械化插秧、抛秧等不同栽培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种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形成了该品种的超高产生产技术体系,并在示范基地的生产示范中得到印证,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加快扩大应用,把“中早22”尽快送到农民手中,使广大农民受益。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