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中国农业信息网:今年水稻生产这场硬仗怎么打?——专访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组长廖西元

来源:见正文作者:白玲发布时间:2007-03-1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目前,正值春耕生产时节,国家统计局又传来了好消息,据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9949亿斤,首次实现了从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的连续三年增产,其中水稻较2005年增产60多亿斤,这不禁使大家深受鼓舞。但是喜获丰收的同时,也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水稻总产在粮食总产的比重逐年下降,稻谷供给总量已呈现出偏紧态势,再加上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粮食生产的任务将更为艰巨,这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目前,水稻生产已陆续进入播种育秧阶段,今年暖冬等反常气候将会给水稻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具体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2007年水稻生产能否实现稳定增产?针对这些问题,本网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期间,独家专访了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廖西元。

  水稻是粮食的硬通货供求紧平衡状态应高度关注

  记者:据了解,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今年水稻生产问题,农业部也在下大力气征求各方意见,期望能寻求到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请问,为什么水稻生产再次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它对确保当前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怎样的意义?

  廖西元: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担当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重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它占有38%的比重,居首位,而且它的消费量占到口粮消费总量的59%,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由此可见,如果我国水稻生产出现任何大的波动,都会直接威胁到我国口粮安全,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工作。

  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水稻是粮食的硬通货,是粮食气候的晴雨表,历史证明,我国的几次粮食波动都与水稻生产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水稻已经出现了供求紧平衡状态,从2003年开始水稻生产就一直处于恢复性、产不足需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稻谷的消费总量稳定增长,2005年国内稻谷的消费总量较1980年增长了41.3%。水稻消费的持续上涨,与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和单产徘徊的现状,导致了我国水稻供求关系一直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因此,水稻生产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另外,近年来,由于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水稻生产的任务艰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在于解决波动途径是建立长效机制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水稻生产的全局性关键问题是什么?

  廖西元:对于粮食安全,我认为不能仅停留在“量多量少”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本质原因应该是波动。从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出现了三次巨大波动,实践证明,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总量供给问题,但尚无能力解决波动过大问题,始终走不出粮食“多了多少了少,少了少多了多”的怪圈,基层将其描述为“粮少办法多,粮多办法少”。因此,我们要想实现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这个目标,就必须找到平稳发展粮食的着力点,解决好粮食波动问题。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主要是由于过去对产区和销区缺乏宏观层面有效协调和利益衔接,产区和销区在发展粮食生产上“进退同步”,造成“峰谷叠加”。我认为,解决波动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其中最核心的则是要建立保护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宏观层面上,国家要保护好粮食主产区的积极性,在给予政策倾斜的基础上,要更多地采用财政补贴、奖励激励等经济手段,构建起产销衔接的机制,使得粮食产销区进退有序,并扶持产区通过产业化发展将粮食生产发展成主导产业,将粮食办成可赢利的产业,实现产区种粮有效益的目标;微观层面上,要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根本措施也是要使农民种粮有效益,种稻有效益,“使农民种粮划得来”。大量的实地调查表明,种稻收益差距的80%以上来自于面积的差异,不到20%来自于产量的差距,因此,国家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促进农民的规模经营。对于规模经营要以发展的眼光、宽阔的视野来对待,它不是狭义的土地承包权的扭转,而是在维持承包权的基础上,采用租赁式流转、股田制流转、环节性流转、季节性流转等模式,实现技术、劳务、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营。

  “法要适合种、种也要适合法”

  记者:现在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我国水稻生产采用的品种越来越优良,科研上也已经攻破亩产800公斤大关,而现实却是全国水稻亩产仍一直徘徊在400公斤左右,请问,产生这种点面巨大差距的症结在哪里?如何突破我国水稻单产上不去的现状?

  廖西元: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技术变革期,正在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向轻简化栽培变革。出现单产上不去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很好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好的品种没能很好地在普通老百姓的田上发挥出高产水平;二是由于农技推广体系弱化,良法入户率、到田率、到位率不高;三是农民种植趋势倾向于轻简化,但有的品种与这种耕作方式不配套。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要做到“法要适合种、种也要适合法”,也就是良种要有良法配套,同时育种也要逐渐符合农民轻简栽培的方式,做到良种良法相互适应、相互配套。同时,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速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实用技术的入户率、到田率、到位率。

  “手把手、面对面”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农技推广方式

  记者:目前我国水稻先进生产技术很多,但是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并不是很理想,请问如何能使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真正发挥实效,让农民接受并使用这些好的技术?

  廖西元:解决“最后一公里”,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队伍建设,要有人打仗,技术传播关键还是要靠基层农技人员。

  二是改变现有推广方式,从现实来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要重点抓住核心户,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模式。同时,要强化示范体系建设,形成“县有示范片、乡有示范方、村有示范户”的构架,实现技术指导员不出县乡、农民不出村组就能看到技术示范的效果,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好。最后,就是要重视技物结合,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物的给予一定要与推广的技术相结合,补贴不能简单化。只要我们的技术服务好了,农民就会“听农技员的话、购农技员的种、买农技员的药”,这是农民的心声啊!

  第三就是要改革农技推广的机制,其中最核心是评价机制,要建立一个以农民为评价主体、以农民满意为最高评价目标的评价机制。只有农民满意了,我们的农技队伍才有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才会在改革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水稻生产要抓好四大环节

  记者:今年的暖冬气候和日前东北暴雪等特殊天气将对今年水稻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您有哪些具体的技术建议?

  廖西元:现实已经产生影响的是,暖冬已经造成南方稻区虫源基数高于往年,病虫害发生风险加大,因此一定要在水稻生长期作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同时,西南稻区已经出现春旱,这会给播种造成影响,对此专家组已给出了技术指导意见。北方因日前出现的大雪天气,可能会导致作物的终霜期推迟,影响水稻育秧,这将会对后期生产产生影响,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温育苗要抢时间,为后期农事争取主动。

  目前水稻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品种多乱杂;二是秧苗素质不高;三是双季稻穗数不足、部分中稻(一季稻)出现倒伏;四是冷、热害等重大气候灾害的发生趋于频繁,造成产量损失加重;五是重大病虫害呈加重发生之势,稻瘟病、稻飞虱、螟虫近年来连续暴发,条纹叶枯病呈蔓延之势。对于今年水稻生产,我认为应抓好四大环节,即培育壮秧、合理密度、防治病虫害、避灾减灾。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培育壮苗,“禾好一半谷”,要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并采取稀播秧。早晚稻重在增加密度,以穗数增产,江西提出的“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值得借鉴;中稻重在发挥大穗优势,要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分蘖肥,增施穗粒肥,要搁田到位防倒伏,通过提高穗重增产。病虫害防治上,在强化病虫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特别要把好“三关”,就是药物浸种、施好送嫁药、破口期综合用药。还要通过合理调整播插期,避开高、低温危害。

  记者:今年水稻专家指导组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廖西元:今年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开展技术指导。主要是在南方早稻、中稻和双季晚稻以及北方一季稻生产的关键季节,及时提出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水稻生产管理。同时,要分区分片组织专家组成员开展巡回指导活动,分析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技术建议;二是开展专题调研。结合专家日常工作、主持的科研和推广任务,围绕全国水稻生产和区域水稻生产中带普遍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应急方案和工作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三是组织开展技术评价。我们将对当前生产上已采用或拟推广的水稻生产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和研讨,评价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发展潜力,提出可供农业部发布的主推技术。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