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经济日报:水稻增产提质的创新之路

来源:见正文作者:韩霁发布时间:2009-02-26

阅读参考

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这一古老的农作物不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养育着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全国人口60%以上。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成为科研布局的重点。

2007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4.3亿亩,总产量1.83亿吨,水稻单产达到历史最高点——429公斤,而同年全球水稻平均亩产量278公斤左右,我国水稻单产要比国际平均水平高60%至70%。可以说,我国水稻的生产水平当之无愧地处于领先地位。

 

三次飞跃奠定优势

“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是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三大法宝,凸显了科技的支撑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稻作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种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但真正实现高产却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那时起,开启了我国水稻育种的创新之路,而三次飞跃奠定了我国水稻的优势地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程式华说完又笑着补充道,“后半句是我加的。”作为长期从事水稻研究的专家、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他下这样的结论不无道理: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产不仅担负着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还肩负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

“以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取得的这一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其中离不开水稻的突出贡献,没有水稻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粮食的自给。

目前,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约19%,次于印度,位列第二;而稻谷年均总产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亩产量从1949年不到100公斤的水平,到目前增加了约4倍。

“正是有了这样的绝对优势,才保证了水稻生产无论是在加入WTO的关口,还是其他考验面前,从未受到过外来的冲击。”程式华不无自信地说。

我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水稻生产的优势,离不开科技强有力的支撑。育种作为稻作科技发展的核心,育种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我国水稻科技的创新史。

而每一次产量实现飞跃的背后,都是以水稻育种方面取得的巨大科技突破为支撑。

上世纪50年代,以“高秆变矮秆”为标志的第一次飞跃,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从不足一百公斤达到近300公斤;70年代,以“常规变杂交”为标志的第二次飞跃,使平均亩产量从300公斤跃升至400公斤;90年代以“超级稻”为代表的第三次飞跃则把目标直指800公斤。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稻作面积的51%,占国内水稻年总种植面积的59%左右。已有3批61个超级稻品种经过了农业部的认定,这些超级稻新品种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种植2亿亩,创造了一个科技史上的奇迹!

在创新中拓展增产提质的空间

正如袁隆平所说,“在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域,能在国际上长期居于领导地位的不多,杂交水稻就是其一”。“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是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跃上新台阶的经验总结。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告诉记者,与育种技术相比,我国对于水稻品质的研究优势不明显,上世纪80年代开始,粮食实现自给,市场对水稻的品质开始提出要求,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又开始加强了品质的研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吃得健康。

目前,在我国的水稻五大主产区——东北和长江上、中、下游,华南,高产品种占到了95%以上。

“良种良法结合才会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道出了我国水稻研究创新的宝贵经验和特点,“每个优良品种选育成功的同时,我们都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栽培技术,我国稻作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是得益于此。”

有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品种的增产作用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据程式华介绍,上世纪60年代,矮秆品种培育成功的同时,通过在全国推广以密植为中心的作物丰产栽培,提出“植物群体概念”,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水稻生理、作物生态和栽培学的理论,配套形成了壮秧、足肥、早发、密植、多穗高产的技术模式;其后,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带动了栽培技术的根本变革,以“稀播壮秧、少本大穗”为核心的技术模式应运而生;进入80年代后,随着耕作栽培技术迅速发展,“稀、少、平”栽培、叶龄模式栽培、吨粮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以及旱育秧、抛秧等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加上红黄壤综合治理与低产田改造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配方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完善成熟等,在推动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为实现水稻生产第三次飞跃做好了理论与技术准备。近年来,优质水稻保优栽培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结合,无疑将对我国稻米品质的改善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并将为我国稻米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另外,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推动了超级稻示范推广。

超级杂交稻品种“协优107”2006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创造了水稻亩产1287公斤的世界纪录,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运用我国首创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精确设计,严格实施取得的优异成绩。

针对这一需求,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稻品种,其中还包括具有保健功能的水稻品种。比如,中国农科院培育出“低谷蛋白大米”,一般水稻里的蛋白质中有60%至80%是谷蛋白,谷蛋白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谷蛋白含量越高,稻谷的营养价值越高,口味也好。但肾脏病人不可以食用谷蛋白超过4%的大米,如果超过4%就会引起消化不良,有了这种特殊的水稻品种,肾脏病患者也可以正常地食用大米了。此外,“高抗性淀粉大米”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放心地吃米饭了。这样的作物品种将为百姓饮食带来更多健康和便利。

高产是永恒主题

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这一现状,水稻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大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种稻效益的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据测算,到2020年,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产品生产水平必须提高20%。也就是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18亿亩耕地、16亿亩播种面积的状况不改变的前提下,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必须每年增长1%至2%。

虽然我国水稻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第一大作物的科研重点,高产永远是第一位的。”万建民说。由于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种植优质米会使单位产量减少10%至15%,所以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发展高档优质米,但作为全国来讲,还应将重点放在提高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上。

在种植面积没有明显增加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增产?只有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推广超级稻是目前提高单产的首要途径。但目前超级稻还存在着品种不多,产量不稳定,适应性差,覆盖面小等问题,对全国的水稻产量提高“革命性”作用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育种和栽培技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著名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指出,目前传统育种处于“爬坡”阶段,培育出突破性品种的难度越来越大,单纯依靠常规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将难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供给需求。近年来,传统的“经验育种”正逐步向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转化,植物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的突破阶段。

我国是稻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收集并贮藏于国家作物种质库的原产于中国的水稻地方品种已达5万份以上,这形成了我国水稻研究的“先天优势”。我国也积极地在生物领域展开科研布局。

可喜的是,在水稻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我国也站在了世界前列。2001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完成并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物理图谱,这一成果被称为“水稻领域的具有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从分子水平开展的水稻功能基因组成的DNA序列与功能研究已列入国家“863”和“973”重点项目。我国科学家独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组数据库,这是仅次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第二大基因数据库,也是目前水稻基因研究工作中存储基因数据最全的数据库。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基因组学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针对如何保证水稻的稳定生产,程式华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国家出台扩大良种补贴范围等鼓励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其次,对水稻科研保持现有投入,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此外,还应加强病虫害测报,其中包括对周边国家发生的迁飞性虫害应予以关注,可以派专家到这些地方进行监测。“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我们的优势,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粮食安全需要。”

 

附:《经济日报》社记者韩霁采访感言

光荣的使命 远大的责任

因为要接受采访,程式华关闭了正在工作的电脑界面,一幅有趣的画面随之出现———浅色的背景中间,一个白色的青花瓷碗盛着满满的大米饭,米粒晶莹饱满,蒸腾的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是我们特意拍的,对于从事水稻研究的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为的不就是这碗饭吗?”程式华用平实的语气描述着自己的工作。

一碗饭看似平常,可又是何等艰巨、何等神圣的使命!民以食为天,对程式华们来说,这碗饭是关乎民生的“天”大事业,因此他们将这碗饭作为自己每天必须面对、时刻思考、始终为之努力的目标。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上个世纪,国外经济学家曾这样发问,并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关注。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课题。但今天,经过几代水稻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答案。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杂交水稻品种育成并推广应用,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迎刃而解。

人民群众的餐桌和饭碗就是考卷。

为了这碗饭,农业科技工作者脚踩大地,根植沃土,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心力才智。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不能只在实验室里,他们必须常年工作在田间地头,广袤的田野就是他们的实验室,袁隆平那像农民一样黝黑的皮肤、深刻的皱纹、质朴的语言,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从某种角度说,农业科研不仅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有时甚至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尽快满足水稻增产的需求,水稻研究人员采用“南繁北育”的方式加快育种进程,于是一队队水稻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候鸟”般的迁徙。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经费紧张,科技工作者不得不将一个个装着稻种的麻袋用手提肩扛的方式,从北方护送到南方,他们先登上火车,再转乘长途班车,之后还要搭船摆渡。为了不让稻谷淋雨受潮,科研人员小心地将稻谷用油布包好,背上来,卸下去。一路颠簸,几经辗转,到达南方的育种基地。经过播种、收割、选育,再将收获的稻种以同样复杂的程序带到北方栽培,而每个品种的选育成功都经过了这样四到五年的循环往复。

可敬的是,每当谈起这些艰辛的过程,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一种怀念般的笑意。其实这不难理解,人在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付出时,体会到的是充实和快乐。

科研人员更感慨的是现在研究条件的改善。随着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研究条件越来越好,研究人员不必再舟车劳顿、费尽周折,可以坐飞机了,稻种也可以直接从基地运到研究所。条件改善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研究成果更多更快地涌现,水稻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杂交水稻成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在国际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代表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东方魔稻”。

“因为照片是前几年拍的,所以同行有时开玩笑:‘你的这碗饭米质落后了’,的确,现在我们的水稻品质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程式华言语中流露出自豪。

对于13亿人而言,粮食高产的需求是永恒的。面对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制约因素,水稻生产未来还有许多难题等待破解。在农业科技工作者心目中,这碗饭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来源:《经济日报》, 2009年2月25日15版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