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科技日报:长风破浪三十载 直挂云帆济“稻”海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08-10
(点击图片打开大图)
点击图片打开大图

今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今年,中国水稻研究所迎来了30华诞。

中国水稻研究所应改革开放而生。30年前,沐浴着“科学春天”的灿烂阳光,在农业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随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批示同意国家科委呈报的“同意建立全国水稻研究所”的报告,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水稻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从此,水稻所人秉承“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所方针,以努力建成“全国水稻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员培训中心”为目标,边筹建,边科研,边发展。1989年10月9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举行落成典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发来贺信,代表国务院对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落成表示祝贺,农业部原部长何康、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李泽民、国际水稻研究所原所长兰帕博士亲临现场并剪彩。

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齐全、人才济济的水稻所开始在全国水稻科研领域展现风采。自主选育的“汕优10号” 等杂交稻组合在南方稻区家喻户晓,“多效唑、烯效唑在水稻等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等响遍长江南北。特别是2002年10月经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以来,水稻所大力实施“科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战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快速提升,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创新产出大幅增加,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06年,在农业部组织全国1077个农业科研单位参加的 “十五”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水稻所名列第一,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专门致信祝贺。

著名土壤学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祖祥院士,植物病毒学专家、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李德葆教授先后担任中国水稻研究所第一任、二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我国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家程式华博士。他们带领一代又一代水稻所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水稻所科技创新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至2010年,水稻所共取得省级以上获奖成果89项,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1997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和2010年先后五次有成果入选500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十大科技新闻;成果年推广应用面积1.5亿亩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水稻事业持续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篇

优化学科布局。建所初期,水稻所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设置了12个研究系、30多个课题组。2002年,顺应稻作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水稻所对原有的科研格局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重组为“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即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稻作科技发展中心、农业部稻米质检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又进一步明确形成了遗传育种、稻种资源、稻作技术、基因组学、产后加工等5个一级学科,水稻分子育种等23个二级学科和图书信息等2个科研服务系列,重新构筑国家水稻创新基地。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所以来,水稻所积极争取建立国家、部、省级各类科技平台。1994年建立“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3年批准建设为“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农业部批准在水稻所建设“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并于2004年建设“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二期”。“十五”以来,长江流域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转基因水稻检测与监测中心、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水稻所稻米与营养联合研究中心、长江中下游转基因水稻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等平台相继获准在水稻所建设,2010年批准建设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诸多的平台建设,使水稻所的实验条件得到了不断完善。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建所后,水稻所长期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等。“十五”以来,主持全国超级稻研究和推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南方早籼稻品质改良与抗逆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转基因重大专项“抗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种选育”等重大项目。同时,作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和首席科学家单位,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全国超级稻示范和推广专家组、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执行组长、副组长)单位,多次组织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和开展全国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扩大了研究所影响力,提升了引领水稻产业发展的协调力和领导力。

取得国内外领先成果。建所以来,水稻所持续开展品种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及遗传分析、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等多领域研究,并取得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突出体现在:

——超级稻研究。超级稻研究和推广是国家“九五”以来农业领域取得的最重要、最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其中水稻所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第一代超级稻品种“协优9308”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超级稻品种;截至2010年,在农业部认定83个超级稻品种中,水稻所占8个,为全国各研究单位之最。在理论创新方面,据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超级稻研究动态”对国内超级稻研究发文机构、核心作者的比较分析,水稻所超级稻研究发文量在外文数据库名列第一;在中文数据库中超级稻累计被引频次居前20位核心作者中,水稻所列核心作者数第一,列个人作者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次数第一。此外,水稻所选育的超级稻品种也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如超级稻组合“国稻6号”2006年入选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十五’重大成就展”、2009年入选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国稻1号”与神舟6号飞船等一起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自主创新技术;超级早稻“中早22”作为中国农业的杰出代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闪耀登场,令世人惊叹!

——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高产是水稻育种研究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耕地面积小而人口众多的国家。建所以来,水稻所始终以科技增粮为己任,着力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至今已审定该类品种130余个。其中“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号”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上世纪90年代南方稻区的当家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1500万亩。近年来,“国稻6号”、“中浙优1号”、“中嘉早17”、“中早22”、“天优华占”等国稻系列、中浙优系列、中嘉早系列、中早系列品种已遍布南方各主要稻区,增产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

——优质稻品种选育。选育优质稻品种是水稻所顺应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主食大米品质要求的具体体现。至今已审定该类品种10余个。其中1993年育成推广的“中优早3号”,突破了长期困扰我国长江中下游早籼“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和“整精米率低”的技术难题,获得了1997年度国家科技发明四等奖;此后,水稻所相继育成了中香1号、中健2号、中鉴100、中优早81等一批高档优质米品种,并为粮食企业成功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优质米产业发展,为此,“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育种新材料创制。水稻所重视育种新材料创制,以期赢得水稻育种的突破性发展。如以野败不育系作鉴别材料,在栽培稻(恢复系)中定向寻找新的不育胞质,通过恢复系与保持系杂交和基因重组,首次发掘出印尼水田谷6号等10个新不育胞质,极大地丰富了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类型,将我国杂交稻的米质和制种产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开创了杂交稻育种新纪元。目前印水型不育系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型不育系和超级杂交稻选育的主要亲本,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年应用面积达4500万亩以上,成果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水稻重要种质创新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通过化学、辐射和自然突变等技术,筛选了多种形态、生理、生化突变材料,克隆了控制水稻穗粒数等农艺性状基因,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套涵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籼型形态标记等基因系,并作为遗传分析的工具被广泛应用。此外,水稻所与中科院系统的相关单位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克隆了水稻卷叶基因SLL-1、多蘖矮秆基因td88、密穗基因DEP1以及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IPA1等近20个,精细定位了一批分蘖相关基因、抗白背飞虱基因等,构建了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近等基因系;对我国517个类型丰富的地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构建高密度的单倍型图谱,进行14个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水稻遗传学研究和水稻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稻作技术研究。水稻所还十分重视以栽培、植保、生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稻田以水带氮深施技术、多效唑控制连晚秧苗徒长技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双季杂交稻亩产超吨粮配套技术及其机理研究、烯效唑的生理作用及对稻麦生长调控的增产技术、稻鸭共育无公害高效益技术及原理研究和应用、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余项栽培技术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稻飞虱鸣声信息行为及其机制”和“稻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菌丝融合后代的致病性变异”研究还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为加快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由水稻所首创的水稻钵形毯状机插秧技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

除了良好的科研进展和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获奖成果外,水稻所人还发表了一系列高档次学术论文。如2003年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这也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这一权威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原始性论文;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原始论文,令国内外同行瞩目。近年来又陆续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Genetics》、《Plant Cell》、《The Plant Journal》等上发表论文。据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统计,在基础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的前50位科研机构中,水稻所是全国农口科研机构中唯一入围者;在被引用论文数量最多的前50位科研机构中,水稻所也是农口少数入围者之一。可见水稻所人发表的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很高。

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篇

水稻所致力于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促进水稻增产、稻农增收和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落成典礼后的第一年即1990年,水稻所科技成果的推广覆盖面已遍及全国19个省市达6000万亩;武陵山科技扶贫工作受到了国家表彰。“七五”期间,水稻所科研成果的年推广面积已达1亿多亩。“八五”以来,水稻所大力加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9A系列、中浙A系列、中早系列、国稻系列等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材料),以及农药肥料、育秧盘等适用先进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应用,年成果推广面积达1.5—1.7亿亩,成果转化与服务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十五”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推进,如2009年,水稻所和程式华研究员分别荣获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水稻所各有1名专家获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同时,水稻所每年不定期组织多批次科技人员赴全国各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开展推广新品种、开展技术示范、发放资料、田间指导等方式,科学指导乡镇基层和稻农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制度、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力促增粮增收。如水稻所在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等水稻生产大省设立“中国水稻研究所新品种试验站”7个,每年选送一批苗头性品种在试验站进行试种和示范,加快新品种选育和推广进程;组织百名科研人员与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16省110个水稻生产大县建立工作联系,促进水稻所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与湖南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了水稻所科研成果在当地的推广应用。

人才队伍与创新文化建设篇

实施人才强所工程。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一个新所,除了从全国各地调集一部分专家外,自主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水稻所人深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研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科研事业兴旺、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2003年水稻所召开了第一次全所人才工作会议以后,开始大力度实施人才强所工程,积极探索建立与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目前,水稻所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人才队伍。目前,在进入创新编制的科技人员中,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8%,中青年科技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7%;博士生导师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省部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岗位1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37人。

推进创新团队建设。2007年以来,水稻所贯彻落实院党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2008年,程式华研究员领衔的“水稻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获首批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程式华研究员领衔的“超级杂交稻育种创新团队”和钱前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资源创新团队”分别获得2008年度和2010—2011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称号,一个单位有2个团队入选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在国内是唯一的。此外,由水稻所牵头的浙江省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团队也已正式启动。

开展创新文化建设。水稻所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党建、精神文明和创新文化建设。1992年至今,水稻所已连续19年保持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以来连续6年被中国农科院评为“文明单位标兵”。所党委先后被浙江省省直机关工委、中国农科院党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水稻所始终把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把创新文化与水稻所党建、思想政治和“三个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凝练了“精耕细作,春华秋实”所训,创作了所歌《春华秋实粮满仓》,每年在全所范围内组织开展“评选年度杰(突)出贡献人才”、“两优一先评比”、“表彰年度获奖人员”、“迎国庆 升国旗”等一系列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先进文化理念的传统活动,全所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科研秩序。一个由水稻所人创建的敢于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放合作、和谐奋进的崭新局面已经形成。

展望未来篇

三十年来,水稻所一路风雨兼程,长风破浪,在浙江的土地上,在华夏大地上,不断撒播着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不断推广着其所研发的增产技术,不断活跃着其所培养的创新人才!三十年的历程,对于人类历史长河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一个科研单位也只是刚刚起步,但对于在这个所里辛勤耕耘的科学家们而言,却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对于在这个科学殿堂里执着探索的科研工作者们而言,身上不仅肩负着水稻所自身发展的责任,也肩负着水稻增产、稻农增收和产业发展的艰巨任务!

展望未来,水稻所将以争创国内外一流研究所为目标,瞄准国际水稻发展的前沿,抢占国际水稻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创新水稻现代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培育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进一步创制新的水稻重要遗传材料,开展大规模水稻基因定位和克隆;大力开展水稻主要自然灾害预警与对策技术、稻田种植制度与种养结合模式与技术、转基因安全评价技术和水稻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等研究,全面提高现代稻作技术水平。

精耕细作,装满天下粮仓;春华秋实,孕育更大辉煌。水稻所人决心按照习近平副主席对水稻所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着力造就一流水稻科技领军人才,着力攻克一批水稻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着力推动水稻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家水稻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水稻产业发展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科技日报》(2011年8月8日04版)


附件:

  • 1.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