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组织召开浙江省粮食新品种选育专项2017年年会
1月29日-30日,我所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浙江省粮食新品种选育专项2017年年会。浙江省科技厅农业处处长钱玉红、项目主管邵晖,以及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及有关市的农科院、种业企业单位共150余人参加会议。项目首席专家、我所副所长胡培松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了相关专家作专题报告,为加强种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浙江省农科院张小斌博士重点介绍了信息系统的使用等相关问题;省农作局王岳钧研究员作浙江省粮食生产与水稻高产攻关情况报告,省种子管理站王仁杯研究员作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相关情况专题报告。专项10个课题重点汇报了一年来课题实施的工作进展、突出亮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在听取课题汇报后,钱玉红处长和项目主管邵晖对项目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们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一要在品种选育方面更加注重优质绿色,以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二要进一步发挥种质资源平台的优势,聚焦资源,凝练目标,重点攻关;三要强化交流,加大合作,联合攻关,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四要积极准备,认真总结,迎接中期检查和考核。最后,钱玉红处长强调指出,粮食专项具有队伍大、专业跨度大、启动早的特点,希望各课题负责人对照既定的目标,激发研发动能,奋发努力,为实现专项整体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贡献力量。
胡培松副所长在总结时指出,专项启动一年多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水稻育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华占系列、甬优系列、中浙优系列等大面积推广,香薯、鲜食大豆、高油油菜等新品种突出;二是育种技术有所突破,水稻、大麦、豆类分子育种已是常态化的技术,与常规技术做到良好结合;三是水稻、油菜和大豆等品种在全省的覆盖率已超过90%以上,充分体现的我们研发水平和地位。在肯定成绩同时,胡培松指出,多数课题“重品种培育轻技术创新、重产量轻品质、重单干轻合作”问题依然突出,在育种方向上,缺少适合轻简化生产、环境友好绿色优质品种适合供给侧改革需求的多用途品种以及地方特色的品种。
最后,胡培松副所长就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各课题要好好总结凝练一年来的工作,认真谋划安排2018年的工作;二是2018年是浙江省种业攻关启动30周年,也是“十三五”期间的中期考核年,各课题组要提早策划30周年各项活动并认真准备考核。三是要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协作攻关,资源共享的理念,良种良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03-2019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水稻所路28号(邮政编码:311401)电话:+86 571 63370590
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京ICP备10039560号-5 浙公网安备33010302000429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