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中的“稻田守望者” 科技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当多数人沉浸在阖家团圆、出游赏景的欢乐氛围中时,一批“稻田守望者”自愿放弃与家人团聚,顶着高温酷暑坚守岗位,以“不停歇”的忙碌,书写着水稻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眼下正是水稻选种、收种关键期,一天都耽误不得。”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带领优质稻育种团队一边仔细端量身前的稻穗,一边详实记载表型数据,随后挑选出饱满稻穗作为“种子选手”。他介绍,高温天气虽给田间作业带来挑战,却也是筛选耐高温优质稻种的“黄金窗口”,每一株稻穗的性状和品质,都需要现场精准记录、细致筛选。
湖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总站、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专家先后考察了中香907A、中香903A等水稻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最新研究材料并进行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水稻新品种研发与推广应用。
在富阳基地,优质杂交稻育种团队弯腰俯身筛选种子、记录数据,着力培育“更高产、更优质、更抗病虫、更抗逆、更安全”水稻新品种。
耐逆研究团队积极抢收水稻自然遗传资源种子,开展水稻苗期耐热、耐盐等非生物逆境抗性鉴定,为耐逆水稻基因资源挖掘及新品种培育保驾护航。
在临安稻瘟病鉴定圃,水稻轻简化育种团队争分夺秒选育抗性品种,为下一季水稻南繁工作抢出关键时间窗口。
在安徽省广德市,高产生理与机械化栽培团队开展品种试验比较取样,调查引进品种田间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为广德市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节日期间,我所仍有许多科研人员坚守在稻田和实验室,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坚守诠释责任和使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的“种业根基”,让“中国碗”稳稳装上“中国粮”。
Copyright © 2003-2019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水稻所路28号(邮政编码:311401)电话:+86 571 63370590
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京ICP备10039560号-5 浙公网安备33010302000429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