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获奖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省部级成果一览表

成果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 获奖年份
 
抗病、高产、优质专用早籼超级稻品种中早39的选育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2020
水稻盘育毯状秧苗质量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浙江省技术发明奖 三等 2018
晚粳稻优异种质春江12的创制与利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2017
超级专用早稻中嘉早17的选育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2016
超级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高效技术研发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2016
 
水稻高原粳型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其新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2015
水稻科学数据的集成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2014
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13
水稻好氧栽培理论与技术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13
水稻品种DNA指纹鉴定平台的创建及其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13
稻瘟病不同抗病基因的聚合效应分析及广谱、持久抗病体系的构建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12
水稻穗腐病研究及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12
中国水稻生产能力与产业政策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11
粮谷、果蔬中农药多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11
 
国内外粮食信息集成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10
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10
水稻重要遗传材料的创制和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09
优质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产业化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08
灌溉稻“麦作式”水稻湿种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8
高效安全水稻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大规模应用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7
基于QTL定位的籼稻高产育种技术体系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7
直播稻出苗动力学的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及育种材料创制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7
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6
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6
水稻穗瘟和叶瘟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6
 
水稻有利基因快速转育技术及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5
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5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04
稻鸭共育无公害高效益技术及原理研究和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4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推广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03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2003
稻米品质温度钝感材料的发掘利用与成果产业化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3
超级杂交稻育种亲本选配理论及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的创建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2
水稻白背飞虱新抗源的发掘、遗传研究和新抗性基因Wbph6(t)分子定位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 2002
紧穗野生稻优异基因的转移及鉴定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2001
杂交稻结实障碍的生理学新解及调节技术产业化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2001
 
浙江省小规模兼业农户经营制度与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00
优质、多抗早籼新品种中丝2号的选育和推广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00
籼型紫叶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中紫S的选育及利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00
稻田甲烷排放的监控及减排综合管理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9
抗除草剂转基因直播稻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9
巨大胚等三种新性状米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9
《中国水稻》的编著和出版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9
水稻体变育种及新品种选育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9
抗除草剂基因转水稻快速检测和提高杂交稻纯度的新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8
浮床陆生高等植物对富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8
稻田除草剂和尿素混用的增效作用和机理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8
籼型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M2S的选育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8
稻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菌丝融合后代的致病性变异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8
自然水域人工浮床无土种植陆生植物方法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8
水稻广亲和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7
水稻褐飞虱应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优秀奖 1996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6
蚕抗菌肽B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6
烯效唑的生理作用及对稻麦生长调控的增产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6
 
杂交水稻协优46的选育和应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95
浙江省水稻品种资源及《图志》撰写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4
中国稻病菌群的群体遗传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4
浙江食物消费结构与种养业生产发展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4
应用RFLP标记分析水稻广亲和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亲和生育期基因的定位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4
国际稻试验圃在中国的评价和利用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4
中86-44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4
部优质食用稻米标准及其应用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4
中国稻瘟病菌的群体遗传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4
大麦原生质体再生绿色植株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优秀奖 1993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及温敏核不育的肯定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3
稻飞虱鸣声信息行为及其机制研究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93
双季杂交稻亩产超吨粮配套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3
早籼中156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2
早籼新品种“辐8-1”的选育和推广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2
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及其增产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2
中国云南稻种矮源研究和利用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1
杂交早稻应用多效唑省种高产栽培研究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1
水稻试管苗离体调控技术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1
 
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汕优85选育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90
稻田以水带氮深施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0
水稻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0
多效唑控制连晚秧苗徒长技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89
防止连作晚粳败苗的发根秧技术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四等 1988
优质早籼新品种8004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86
早籼品种竹菲10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1986
内容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7日 内容增补联系邮箱:contact@cnrri.net
[ 返回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