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科技日报:连续5年增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称——水稻生产走出“双低谷”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08-11-25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 讯 员 徐亲阳 方福平 报道)到今年10月底,全国5大稻区水稻高产创建产量验收捷报频传,并带动水稻大面积增产。根据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各地的调查,今年水稻增产已成定局,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第5年的丰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说:“今年水稻的丰收,预示着我国水稻生产已彻底摆脱了2003年水稻面积、产量双低谷的阴影。据调查,预计2008年全国水稻面积达到4.38亿亩,平均亩产可比上年增加3—5公斤。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稻米价格猛涨的今天,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引人注目。”

  今年的大丰收,凝聚了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的心血。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自去年年底正式建立以来,始终以加快现代水稻适用技术推广,促进水稻增产和稻农增收,推进水稻产业稳步发展为己任,在制定规划、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首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对16个水稻主产省、275个水稻技术用户开展水稻技术需求调查,促进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改善品质和提高种稻效益。其次,加强科学研究,自产业体系启动以来,育种与繁育功能研究室已培育了中嘉早32、内2优111等27个水稻新品种。第三,参与水稻高产创建,育种与繁育、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的岗位科学家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综合试验站纷纷参与,从制定技术方案,到田头指导,到测产验收,处处活跃着体系专家们的身影。第四,面对面技术培训,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班、技术讲座260余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稻大户700余人次、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第五,做好病虫害防控,相继形成发布了“2008年两迁害虫发生趋势分析”等虫情预警。第六,全力指导抗灾救灾,岗位科学家任光俊研究员带领专家团队冒着余震不断等危险,多次赴广汉、北川等10余个重灾区了解稻田损毁情况,指导灾后生产。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