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求是》:以创新推动粮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首席科学家建言粮食增产增效(节选)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10-10-27

  编者按:10月1日出版的2010年第19期《求是》杂志上,刊登了题为“以创新推动粮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首席科学家建言粮食增产增效”一文,本文仅节选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博士发表的观点。

  不断提高水稻增产技术的适用性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程式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不仅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8.6%,更重要的是水稻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满足了居民口粮60%以上的消费需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历史地看,我国水稻单产已实现了两次飞跃。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矮秆资源,通过多种方法相继育成一大批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熟期的半矮秆高产良种,单产潜力比原有高秆品种提高30%左右,使我国水稻单产跃上了亩产300公斤的平台,实现了水稻单产的第一次飞跃。70年代,我国水稻科研人员以杂种优势理论为指导,以发掘不育细胞质源为突破口,以回交转育质核互作不育系为主要方法,使籼型杂交稻育种率先在我国获得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推广。至90年代初,杂交水稻面积达到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动我国水稻从亩产300公斤跃上了400公斤新台阶,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目前,我国水稻正孕育着亩产跃上500公斤平台的第三次突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部启动了以单产突破为切入点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了研究协作组,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利用相结合”的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经过10多年的联合攻关,我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取得了重大突破,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实现了大面积试验,示范田达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前两个阶段目标,目前正向亩产实现900公斤的第三阶段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共育成两优培九、协优9308、沈农265等71个超级稻品种,与配套技术一起,推动我国水稻单产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达到历史高点。

  伴随着超级稻品种选育成功,各地将超级稻品种与水稻旱育稀植、强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了五大稻区主要季节超级稻品种配套技术,基本形成了适合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超级稻栽培技术体系,制订并发布了超级稻品种栽培“明白纸”,进一步发挥了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潜力,实现了水稻稳产高产。对比调查数据显示,仅栽培集成技术大面积应用一项,就比对照区增产15%、增效10%以上。实践表明,超级稻一般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1999—2008年,全国共示范推广超级稻3.5亿亩,累计增产210亿公斤,农民增收336亿元。

  从长远看,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超级稻,要紧紧抓住四个环节。一是品种优先。要大力培育和推广以超级稻品种为代表的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重点是强化早晚超级稻、广适型超级稻品种培育和推广。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手段遴选一批适应于五大稻区的主导品种,使每个实施县确立主导品种3到5个。二是集成技术。要以品种为核心大力集成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是研发推广适合我国不同稻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耕作制度的种植机械,建立农户欢迎的农机农艺配套的技术体系,同时加强抛秧等轻简栽培标准化技术研究,使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三是强化推广。要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超级稻选育与示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为载体,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机制,构建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运行机制,推进品种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快速推广应用。四是创新制度。要研发推广以稻田为中心的新型稻作制度,确保稻田生产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稳定稻田面积的同时促进稻农增收。

  来源:《求是》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