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浙江在线:浙江“培育长相好的水稻”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11-01-20

浙江在线01月20日讯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18日在京揭晓。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钱前研究员受邀出席活动并领奖。

钱前的获奖项目,正是其中的“揭示水稻理想柱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他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IPA1,这种基因产生变异后可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昨天,记者对钱前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使水稻产量增加10%以上

“我们成功克隆的水稻IPA1基因,能使水稻产量提高10%以上。”钱前说,要想水稻产量高,关键要培育出“长相”好的理想株型水稻,让水稻长得又粗又壮、不容易倒,同时分蘖少、稻穗谷粒又多又重。而IPA1基因,正是一种能有效控制水稻株型、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

他说,理想株型是当前国内外超级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即通过改变水稻在分蘖、茎秆、穗粒等方面的结构特点,提高水稻产量。研究小组发现,基因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实验显示,将突变后的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10%以上。

然而,理想株型水稻受到多种基因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对水稻理想株型和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研究难度很大。

两三年内培育出高产水稻

在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浙江省科技厅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研究小组经过15年的协作与攻关,终于从中国水稻种质库的地方品种资源中,成功分离出了IPA1基因,并在世界上首次对这一基因进行了成功克隆。

在实验中,他们把这一基因通过杂交方法加入到浙江省常规晚稻品种“秀水11”之后,其分蘖数明显减少,同时每条稻穗上的谷粒数量和重量显著增加,茎秆也变得更为粗壮,增强了抗倒伏能力,产量由此增加了10%以上。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利用这一基因进行后续研究,预计两三年内就能培育出更为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评价说,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要翻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对包括本次成果在内的水稻增产基因的确认和利用,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奖项目

1.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

3.揭示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4.中国发现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

5.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

6.揭示水稻理想柱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7.大地电磁测量揭示青藏高原东部有两条地壳物质流;

8.揭示蛋白质赖氨酸乙铣化在细胞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9.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

10.实验实现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新闻:两院院士评选出201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