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浙江日报:中国水稻所研究员钱前和他的博士团队——面朝黄土,春暖花开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11-03-22

在水稻杂交科研这个圈子里,除了袁隆平,中国水稻研究所就是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今天,中国水稻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捧回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的奖牌。

这个2003年才开始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研究成果分别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最顶尖科学杂志上发表。他们与中国科学院李家洋院士合作的“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项目,不久前还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现有46位专家教授、仅博士生导师就有22人的科研团队,却跟农民朋友一样,卷起裤腿,忙碌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之间,从年头到年尾。

农民博士带好头

质朴的笑容、黝黑的皮肤,第一眼看见钱前,还真认不出这是位大名鼎鼎的水稻专家。

1989年,钱前在日本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来到了位于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后又考取了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家熊振民与闵绍楷先生,学习水稻遗传。博士毕业后,他再次东渡日本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一结束,又很快地回国工作。

以他的学历和经历,他可以选择更加轻松、条件更好的行业,但他放不下农业科学事业。刚回到杭州,还没来得及拜访亲朋好友,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去了。

过40岁生日时,读小学的儿子曾笑话钱前说:“爸爸,你都40岁了,还在地里种田,真是没有花头。”

孩童的戏语,道出的是水稻人的艰辛。钱前选择了水稻事业,就选择了和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

为了解决水稻研究的难题,他经常没日没夜地战斗在第一线与同事和农民在一起,每天回到家都累得在床上不能动弹。有一次生日,妻子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儿子也点好了蜡烛,可是钱前回到家里连吹蜡烛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一头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连钱前自己都戏称说,“我对自己喜欢的每一株水稻的特性,恐怕要比对儿子更了解。”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住的都是兢兢业业的水稻人。

水稻的生长季节,正是赤日炎炎的夏季,特别到了授粉的时候,专家们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水稻花很小,而且只在中午开花一小会,为了让每株水稻都能成功授粉,他们猫着腰,顶着烈日在水稻田里一株一株给水稻授粉。

为了能多一季育种,这些从事水稻育种的专家们一年里还需经历两个炎夏——去海南岛进行水稻加代实验。时值春节,很多专家都是离妻别子去海南搞研究,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竟成了奢望。

一项水稻科研成果的产生,常常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艰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水稻重要种质创新及其应用”和“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都是前后将近30年的工作积累。

团队里已经故去的张慧廉老先生,就把他的一生投入了水稻研究。他每年有8个月的时间是在田间进行观察、选种、做杂交试验,就在病重住院之前,还在海南南繁基地进行研究。

今天,接力棒传到了年轻水稻人的手中。曾大力博士因为实验需要,不得不在北京工作一年,当时,他的儿子才刚满1岁,体弱多病,正需要照顾,但他义无反顾。还有刚刚结婚的胡江,每年要在海南度过将近半年的南繁季,阔别新婚的妻子,毫无怨言、全身心地投身于田野之中。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自豪地说:“这样的团队,这样的水稻人,他们多年来默默扎根田野,为的就是像无数中国水稻科学界的老前辈曾经做到的那样,让人口众多的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来源:《浙江日报》2011-3-22 第14版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