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水稻机插新技术促大幅增产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董峻)记者1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所属的中国水稻研究所针对传统水稻毯苗机插技术取秧不均、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高等问题,自主研发出一项水稻钵苗机插新技术,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
据项目主持人、水稻所朱德峰研究员介绍,这种钵形毯状秧盘不仅能够做到定量定位按钵取秧,且培育出的秧苗综合素质好。这项新技术操作方便、省工省力,机插后伤秧伤根少、返青快,增产效果好,尤其在今年东北稻区低温春涝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该技术育成的秧苗保持良好长势,防御低温春涝作用明显。
长期以来,由于水稻机插采用的是子盘育秧、毯苗机插技术,存在伤秧伤根严重、插后缓苗期长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
与传统机插技术相比,钵苗机插技术返青提早4-7天,平均增产达12.4%,亩增收200元。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黑龙江、浙江、吉林、宁夏等20多个省区市示范应用。
Copyright © 2003-2019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水稻所路28号(邮政编码:311401)电话:+86 571 63370590
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京ICP备10039560号-5 浙公网安备33010302000429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