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浙江省科技厅: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4-05-09

近日,科技部公布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研究员领衔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主要开展优质育种材料创制、品质高效评价技术和优质稻品种培育及应用基础研究。团队自组建以来,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和“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研创及新品种选育”分别获得2009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品种“中嘉17”连续5年被认定国家主导品种,2012年年推广达509万亩,2013年预计年推广超过800万亩,为目前我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

该团队取得的成果为提升我国水稻品质育种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香稻资源的创制、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为核心,以优质香米系列品牌创建和优质香稻产业化发展为平台,极大地促进中国优质米产业的发展。团队从大量资源中,筛选鉴定获得优质半矮秆弱感光香稻资源80-66,并分发同行利用,国内共育成品种38个,其中高档优质香稻中健2号、中香1号等稻米品质达国标一级和农业部部颁一级食用优质稻标准,完全可与国际名牌香米媲美。育成品种已与金健米业等多家粮食企业成功开发出了金健牌天然香米、泰香米、良兴牌衢州香米、润珠牌中国香米等近30种香米品牌,畅销国内外市场。产品占中国高档优质香米市场70%以上,打破了"泰国香米"在中国高档稻米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优质大米的外销和出口,“湘晚籼13号”、“中健2号”等优质香稻品种在全国已累计推广应用2.1亿亩,新增产值43.9亿元。

二是针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早稻籽粒灌浆成熟期特殊生态条件和高温逼熟等导致稻米品质差的技术难题,从稻米品质温度钝感材料发掘入手,结合品质快速鉴定技术,开展大分离群体选择,攻克了早籼稻品质改良的技术难关,为优质早籼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了核心亲本和技术支撑。育成中鉴100等多个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其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初步解决了优质与高产、优质与抗病的矛盾,同时,还创建了“金健银针”等优质配方米品牌,提升了优质早籼的效益和产业化水平,成果累计推广应用8175.2 万亩,实现农民增收18.26 亿元。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