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廖西元谈水稻——调整生产方式 开发生产潜力

来源:见正文作者:发布时间:2011-03-29

开设产业技术专题讲座、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班授课,是今年轮训安排的一个新特点。3月21日,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廖西元研究员与第一期培训班学员研讨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时提出,科学调整生产方式,把水稻生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这一观点得到学员的广泛认同。

廖西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水稻增产潜力较大。从现有品种看,水稻主产省品种国家区试田的亩产明显高于大田,其中中稻(一季稻)能高出76.2~92.9公斤。从现有技术看,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的亩产明显高于普通农户,中稻(一季稻)能增产18.6%。综合计算,每亩水稻有50公斤的增产潜力。

但从技术推广应用和生产作业方式的角度看,实现增产还面临一些制约。第一,广适性的超高产品种仍然缺乏。新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数量明显加大,审定数量每年在500个左右,推广数量每年在700个左右,与此同时,单品种年均推广面积减少的趋势却十分明显。目前,应用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是10年前的一倍以上,而单个品种年度最大推广面积却不到1000万亩。广适性大品种的缺乏,使得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农机农艺配套的模式相对分散,难以集约、高效、统一地开展示范推广。

图1 1983-2009年我国主栽品种数量变化及应用最大品种推广面积情况

第二,生产方式粗放化趋势愈益明显。由于片面追求省工,无论是人工插秧、抛秧,还是机械化插秧,都存在密度偏稀现象。大田生产的移栽密度不够、穗数不足,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全局性问题。同时,近年来直播面积迅速扩大,直播已经成为一县、一地甚至一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长江中下游稻区除了早稻和中稻直播发展较快外,部分地方连作晚稻及江淮地区的麦茬稻直播面积也快速扩大,使得水稻产量不高不稳。

第三,生产技术上存在“五多五少”现象。播种量多用种量少,造成秧不壮、苗不足;施氮量多施钾量少,使得草多谷少、病虫害多、易倒伏;前期施氮多中后期施氮少,造成氮肥利用率低、无效分蘖多、病虫害重;用药量多用水量少,不仅增加了用药成本,而且达不到防治效果;前期灌水多后期灌水少,以致结实率低、充实度差。

第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跟不上。虽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58%,但适应轻简生产的设备和配套技术仍然缺乏,农机农艺配套、品种技术配套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国内普通插秧机的行距多固定为9寸,而双季稻区水稻栽插行距多为7寸。又比如,杂交稻用种量少,但机插秧播种量不易控制。还有,杂交稻品种熟期一般比常规稻长,如何安排茬口衔接和秧龄期问题突出。

图2 中国与韩国水稻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

由此廖西元提出,要大力研发农艺与农机相协调的主导性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研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支撑性技术,稳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力研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持续性技术,显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力研发改造传统产业、拓展农业功能的引领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率。要把技术创新的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把技术创新的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构建高产优质、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支撑我国水稻科技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

廖西元向稻区县农业局长建议,按照“轻简稳面积,增穗提单产”的思路抓好水稻生产方式调整和技术措施落实。

轻简稳面积,主要是要合理技术布局。一是巩固发展抛秧稻。逐步改水育秧为旱育秧,提高秧苗素质;改抛秧为摆秧,提高抛秧质量。二是大力发展机插秧。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大幅度提高杂交稻机插秧水平。三是规范发展直播稻。明确适宜发展区域,加强技术示范引导,在生产和技术条件成熟地区做到规范技术。四是高产技术轻简化。进一步加强栽培技术创新,促进强化栽培、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体系轻简化,便于生产应用和稻农采用。

增穗促单产,就是要以增加有效穗为核心,抓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穗粒兼顾是适宜农民在一般生产条件下获得高产的基本途径。要通过保温(北方大棚、南方早稻覆膜)、稀播、旱育秧,培育壮秧;通过机插、增加抛秧盘数、增加栽插密植,提高落田苗数;通过肥种平衡、肥时平衡和肥水耦合,提高穗粒数。

来源: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浏览次数: )